按照朱慈琅原来的想法,针对于满清的战争,肯定不能够拖下去,而是采用速战速决的方式,最多也就是半年的时间,基本上就能够把辽东给收回来了。 现在看来,恐怕不是那么一回事。很明显,满清人也学能了,跟原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。如果要是还和原来的时候一样的话,现在我们的阵地前面绝对不会那么平静。 满清军队应该已经杀过来了,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跟在关内一样,让火枪兵和弩箭兵准备好,收割满清士兵的性命。 可惜事情和我们所想的不一样。之前我们已经探查到满清军队的位置了,但是现在又失去了他们的行踪。 这说明这些家伙化整为零,趴在周围等待机会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犹如饿狼一样出来咬我们一口。 出发之前的时候,朱慈琅就说过,针对于满清的军事行动,咱们务必要成功才行,哪怕是耗费稍微大点,也绝不能够有第二次。 主要就是因为东北的天气和其他地方不一样,每年能够作战的时间也就是春天到夏天这一块,其他时间根本就不行。 “殿下,真不是我们贪生怕死,而是经过了半天的思考之后,我们做出来的慎重决定。从昨天晚上到现在,190多名斥候兵都被我派出去了,可周围除了发现满清人的痕迹之外,根本就找不到他们的主力在什么地方。这很显然他们都躲起来了,在这样的深山老林子里,咱们想把他们给挖出来,难度太大。” 黄德公指着远处的树林说道,并不是说我们没有进行过相似的训练,只是这里并不是我们的地盘,而且深入森林之后,很多人就要迷失方向。 这偏偏是人家满清人的优点,人家从小就在这老林子里长大,别说是辨别方向了,就算是什么东西都不带,一些老猎人都能够在里面坚持很长时间。满清人如果要是铁定了心要跟咱们在老林子里周圈子,那别说一年的时间了,恐怕几年的时间也搞不定他们。 按照黄德公这些人的想法,你们愿意在老林子里溜达,那你们就使劲在里面溜达。我们就借助城市和交通要道,大规模的修建兵站,把你们锁死在老林子里面。 这么做应该是现阶段最正确的一个办法,但是所花费的金钱和人力物力也不是个小数。而且在我们修建兵站的时候,敌人这帮家伙也绝不可能在暗处看着,肯定会站出来偷袭的。 当然我们不害怕他们偷袭,每次当他们现身的时候,应该就是我们歼敌的时候。 “看你们两个这情况,应该是铁了心了?” 朱慈琅已经是围着帐篷转了两圈了。他也想着能够速战速决,但是当情况发生改变之后,必须要听取前线将军的建议。难得两人能够有这种意见统一的时候,朱慈琅自己也思考了一阵子,或许这才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。 刘良佐和黄德功都点了点头。两人在山海关进行训练的时候,获胜的心思比朱慈琅还要甚。 两人也想着在夏季到来之前结束战斗,甚至是还想着不几天的功夫就能够杀到盛京了。只要是咱们能有一两场战役的胜利,杀到盛京就跟吃饭一样简单。 可问题是,刚刚离开山海关还不到半个月的功夫,满清军队已经消失于我们的面前了。这帮家伙不会跟我们打以前那种常规作战,他们肯定是盯上了我们的后勤了。如果要是没有兵站的话,我们的后勤队伍可就遭殃了。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前线的补给品问题,一旦要是后勤队伍遭殃的话,前线大营里的各类补给品补充不上来,士兵们的士气肯定会受到影响。而我们短时间之内也没办法把满清人给拿下来,那个时候士兵们的心里难免就有些懈怠,这对我们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。 两人此刻互相看了一眼,然后在朱慈琅的面前坚定的点了点头。 史可法倒是没这个想法。这家伙也是认为满清军队快完蛋了,咱们没有必要采取蒙古草原上的那种方式。如果要是采取蒙古草原上的那种方式,到今年夏天来临的时候,咱们也最多也只能占领满清人一半的土地,这和我们原来的心理预期相差有点大。 “我知道殿下和各位大人是怎么想的,我们之前也是这样的想法,在3~5个月的时间内打败满清军队,收复辽东,恢复我大明对本地的统治。可问题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,他们比以前学能了,我们要是还沿用原来的作战方式,那我们的损失可不是个小数。到时候这几万军队损失了,全国各地可都有战场,再想把这些军队给拉出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。” 黄德公看到史可法脸上的表情,立马就知道这些京城的官老爷们想的是什么了。在他们的眼里,满清八旗铁骑几乎跟纸糊的一样,要不然的话,怎么可能会那么快被我们都给赶到辽东去了呢? 在他们的眼里,这就是一批败军之将,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动用太多的力气,只需要黄德公和郑森带着人两面夹击,最多也就是6月份的时候,咱们就可以欢庆辽东的胜利了。 甚至吏部衙门的人还公开说过,打辽东最头疼的并不是怎么打,而是把整个辽东打下来之后,所需要的庞大的地方官员,这才是最要命的事情,毕竟他们吏部衙门的储备官员可没有那么多。 “既然你们二人都认为修建兵站,步步前进是好办法,那就从现在开始,立刻进行全军作战方式的转变,对下面的士兵和军官做好转变的引导工作,同时命令后方的人开始运输各类建筑器械。” 经过慎重考虑之后,虽然朱慈琅也想着速战速决,但想到眼前这些人已经对战场局势进行了分析,咱也不能够一意孤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