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一会穿越过去的时候也好熟悉情况,随机应变。" 吴大雄也道:"对对,尤其是龚超、项影两位年轻队员,更应该仔细听听, 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点。" "是!老大。" 于是七娘开始讲起: "1938年春,日本帝国主义在不断扩大战争的同时, 也加紧了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围攻。 在松花江下游地区,小鬼子集中了第四师团、第八师团、 伪满靖安军和兴安军等共5万余人,向抗联第二路军各部发动了规模空前的"讨伐"。 日伪军采取了分割包围、进攻的战术。 为了破坏抗联战士的生存条件,把他们活活困死, 敌人还在抗联营地的周围实行三光政策,逼迫群众迁徙,进行经济管制。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,东北抗日联军没有向侵略者屈服。 为了冲破敌人的包围,抗联第二路军决定由牡丹江畔驻地向西部一带远征, 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。 于是,抗联第二路军开始了远征。在远征军的队伍里, 有一个由30多位女战士组成的抗联妇女团,她们跟随第二路军第五军第一师行动。 远征的道路充满了艰险。 前面,有敌人的重兵阻截,后面,有敌人的重兵追击。 远征军出发后虽然也打了一些胜仗, 但为了保存力量,部队在大多数时候, 只能避开敌人,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中前进。 终于在两个多月后,抗联第五军经历了干难万险,终于到达了五常县的冲河, 与那里的抗联第十军会师。 但敌人也很快发现了抗联的行踪, 派出重兵向五常县抗联驻地发动了凶猛的进攻。 战斗异常激烈,第五军一师全体官兵英勇的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, 最后因部队伤亡严重,被迫决定返回松花江下游地区。 这时,第五军一师仅剩下了100余名官兵。 妇女团的战士,跟随抗联一师千里转战,历尽了艰难。 在战斗中,她们不怕牺牲,勇敢的冲在前头。 在行军时,她们不畏艰苦,从不掉队。 在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里,她们风餐露宿,攀高涉险。 当部队断粮时,她们就采野果野菜,甚至啃树皮吃野草。 她们的衣服被荆棘剐破,成了披在身上的布条。 她们的鞋子被碎石磨穿,垫上些干草继续穿。 在频繁的战斗和艰苦的行军中, 她们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,几千里的远征, 没有一个人中途退逃。这些英勇的抗联女战士,大部因战斗或疾病, 牺牲在远征的途中,返回牡丹江畔时,全团仅剩下八个人了。" (全章完) 第(3/3)页